时间:2025-05-12 10:25:06
黄宗贵:解码“国优匠人”的领航之路
黄宗贵,中共党员,硕士研究生,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,现任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首页六建三分公司经理、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施工项目指挥长。曾获评2024年“湖南省百万职工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优秀个人”,2025年获评“湖南省劳动模范”。
专业筑基,从职场新人到复合型专家
1997年,黄宗贵刚踏入建筑行业。“那时候,我连施工图纸都看不太明白。”回忆入行时的情景,他坦言道。但正是这种认知饥荒,激发了他强烈的求知欲。
从入职起,他白天在工地摸爬滚打,晚上挑灯夜读成常态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成功考取建筑、市政、水利水电三个专业的一级建造师,成为业内罕见的“三证复合型人才”。备考那几年,他去工地上都带着笔记,见缝插针地复习,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习方式,为他日后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他是公司运用装配式建筑第一人。在项目部成立了防渗漏质量通病课题小组,他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研究、反复试验。经过不懈努力,最终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,并申报了工法专利。他主编《装配式发泡陶瓷集成卫生间建筑标准设计图集》,为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、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。
2019年,他相继被长沙理工大学、中南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,培养专业技术人才6名,有的学生现已成为行业的技术骨干。同时,作为省综合评标、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专家,他说:“评标不是简单的打分,而是要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负责。”正是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,使他在业内赢得了美誉,也为工程建设把好了重要的质量关。
精品缔造,27年坚守一线的"国优匠人"
他始终扎根施工一线,从基层的施工员、技术员、测量员、栋号长做起,一步一个脚印,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勤奋努力,成为一名全能型的项目经理。“要想管好项目,必须先懂项目”。他深知施工一线是建筑行业的核心战场,只有深入了解每个施工环节,才能有效把控项目的质量、进度和安全。因此,在每个项目中,他都以身作则,与团队成员并肩作战,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,都坚守岗位,毫不退缩。
“测量仪上的每一毫米误差,都可能变成工程上的重大隐患。”这是他在求学时铭记于心的教诲。作为南园小区项目部的施工员,400多个日夜,白天跟着师傅跑现场,晚上钻研施工规范,用脚步丈量了工地的每个角落。在隆平水稻博物馆项目施工中,他将现代管理理论与建筑施工相结合,完美呈现袁隆平院士“禾下乘凉梦”的设计理念,项目成为长沙市新地标。
2020年,面对长沙市留置场所升级改造项目跨度大、场地狭小带来的系列难题,以及多专业交叉作业的协调困境,他带领项目团队迎难而上,以科技创新破解施工的“拦路虎”,再次展现“建筑湘军”的技术实力。他说:“常规方案不仅浪费材料,还会牺牲使用空间。”经过反复论证,他创造性提出采用聂建国院士研发的“钢—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技术”,这项创新既实现了结构优化,又带来了多重效益,节约钢材30吨,节省工期20天。同时通过BIM技术,建立三维施工模型,精确规划每一块装配式构件的进场时间和堆放位置,确保顺利进行各项作业施工。
回想起在留置场所项目攻坚的日子,他眼中闪过一丝感慨。“当时人是真的疲惫,连儿子都没有陪一天,进度紧,压力大。”项目因疫情暴发而停工,复工复产后,为追赶时间进度,通宵作战已是家常便饭,常常都是在办公室和衣而睡。“但看到项目按期交付,所有付出都值得。”该项目获评国优、省优质、芙蓉奖等荣誉称号。
他作为湖南省“一号工程”长沙机场交通枢纽改扩建工程项目的指挥长,面对规模大、技术难度高、工期紧等诸多挑战,勇挑重担,在动员会上掷地有声:“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!”他组织团队成员开展技术攻关和课题研究,经过不懈努力,项目团队完成了28篇科技创新与成果运用论文,获得9项专利、6项工法、2项QC成果。在第六届“优路杯”全国BIM技术大赛中,斩获“金奖”和“卓越工程奖”双料荣誉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项目荣获欧特克全球工程建设“大中华区施工类杰出贡献奖”,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五个项目之一。
党建引领,“创新+人才”双驱动攀高峰
2022年5月,他担任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首页六建三分公司经理一职,他以党建引领为保障,以深化改革为动力,以人才培养为抓手,带领团队走出一条管理创新与品质提升并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在年度工作会上,他摆出了自己的观点:“管理创新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”因此采取系列创新举措,在技术创新、人才培养、体系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。“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。”他有序推进“百千万”活动,指导项目开展技能比武、劳动竞赛,带领党员创先争优、攻坚克难。正如他说:“关键时刻,党员就要冲在前、干在先。”
他注重提升管理效能,全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,在项目安全生产、“三重一大”议事规则、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定7个新细则。他注重人才培育,常说:“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,我们要让每位员工都有出彩的机会。”创建分公司“343”品牌体系,以“三力”文化为中心,带头开展“启航、远航、领航”人才培养三项行动,重点选优配强“带头人”,培养技术骨干23人。他以经验传承和技能交流方式,开展“星光课堂”“求索课堂”。
回望过去,他的坚守诠释了建筑人的责任与担当,他始终以“匠心筑梦、精益求精”的职业追求,书写建筑人的精彩篇章。展望未来,这位建筑行业的“追梦人”将继续以创新为笔、以实干为墨,在新时代建设的宏伟蓝图上,描绘出更加绚丽的篇章。
Copyright © www.cxdd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湘ICP备2023000650号 湘公网安备43010302000417号
公众号